時髦館

位置:首頁 > 生活 > 經驗

投筆從戎是什麼意思 投筆從戎的解釋

經驗1.1W
投筆從戎是什麼意思 投筆從戎的解釋

1、投筆從戎指扔掉筆去參軍;比喻文人放棄文化工作參軍入伍。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2、成語故事

東漢初年,有一位非常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年輕的時候,班超家裏很窮,靠幫官府抄寫公文勉強過日子。

抄寫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寫的東西還非常多,經常要工作到半夜才能睡覺。官府對於抄寫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抄錯一個字,就要責罵,還要扣工錢,甚至開除。因此,班超工作時特別小心翼翼,每天都累得腰痠背痛,眼睛直冒金星。除了累以外,抄寫工作還特別枯燥。一份同樣的公文常常要抄好幾遍,有時甚至多達幾十遍,這使得班超非常煩躁。

有一天,他正在抄寫公文的時候,寫着寫着,突然間站起來,狠狠地將筆扔到地上,非常憤怒地説:“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白白地消耗一生呢!”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的外交事業做出偉大的貢獻

從那以後,班超就扔掉了手中的筆參了軍,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車都尉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隨從北征,在軍中任假司馬(代理司馬)之職。假司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轉向軍旅生活的第一步。班超一到軍旅之中,就顯示了與眾不同的才能。他率兵進擊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戰於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小試牛刀,斬俘很多敵人。竇固很賞識他的軍事才幹。

由於他作戰非常勇敢,立下許多戰功,很快就被封了官。後來,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朝廷採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着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

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和平建交,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後被封為定遠侯。後來,人們把班超投筆於地、參軍作戰的故事叫做“投筆從戎”,用來比喻棄文從武,有志報國。

標籤:投筆從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