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館

位置:首頁 > 電影 > 華語片場

首部聾人微電影《聲邊》 聾人大學生參演

“我們丟失了聲音,卻從未丟失過繼續生活的勇氣。”“希望有一天,站在鏡頭前,用自己的生命訴說夢想,請相信,這是你給我的力量。”這是微電影《聲邊》裏的一句臺詞。

首部聾人微電影《聲邊》 聾人大學生參演

“我們丟失了聲音,卻從未丟失過繼續生活的勇氣。”“希望有一天,站在鏡頭前,用自己的生命訴說夢想,請相信,這是你給我的力量。”這是微電影《聲邊》裏的一句臺詞。聾人學生們在影片中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在鏡頭前通過演繹自己的故事來呼籲聾健人羣無界融合,近日,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辦的首映現場上,他們傳遞着這樣的力量。
艱難又順利的拍攝 

影片歷時一年的攝製,百餘人次的高校影視及特教專業教師、聾人學生參與制作。上海戲劇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徐彙區業餘大學、上海小籠包聾人協力事務所的聯合制作,6段真實故事的展現還原了聽障人羣在社會生活中的點滴故事。據悉,徐彙區業餘大學早在1986年開設了聾人高等特殊教育,2009年成立特殊教育部,爲聾人提供繼續教育平臺,影片的拍攝源於業大和上戲爲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們開設的微電影創制課程。爲實現聾生們拍電影的願望,在初步的牽線搭橋後,1周組建劇組,4天集中拍攝,2個月後期製作,影片最後呈現的是集思廣益的成果。“影片中的演員們大都沒有經驗,特別是聾人演員,需要手語溝通,增加了不少拍攝的難度,資金有限,時間緊迫,幸虧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援,劇組也是動用了各自的人脈關係,影片中的不少演員都是義務出演。”影片製片人也是聾生班班主任蔣穎告訴記者,雖然臨時組建的劇組默契度不夠,但是大家都懷揣着一份做公益的熱情。“像影片開始出現的推車場景,拍攝時間是凌晨又是第一場戲,爲了達到最真實的效果,幾秒鐘的場景我們足足拍了8小時。騎車的師傅第二天就感冒了。還有一場夜戲,當天下雨,我們現場搭起了‘人力’雨棚,雨水都灌進了工作人員撐棚手臂的衣袖裏,一直拍到凌晨……”影片拍攝時的各種艱難困苦,可想而知。然而,戲中演員的真情流露又讓情感戲的拍攝異常順利,“弄堂和烘山芋那場戲,呂曉燕和劉曙光兩位演員完全是真情實感,準備的眼藥水也沒用到,兩場戲都是一遍過的。”就像影片監製林豐在首映上說的,“這是一次艱難又順利的拍攝。”難的是,太多的客觀及不確定因素需要克服。順的是,演員們不是在“演戲”,而是用最真實的情感還原了他們的生活狀態。

“我們丟失了聲音,卻從未丟失過繼續生活的勇氣。”“希望有一天,站在鏡頭前,用自己的生命訴說夢想,請相信,這是你給我的力量。”這是微電影《聲邊》裏的一句臺詞。

他們是我們身邊的人 

對於健全人而言,拍攝電影本不是易事,而《聲邊》的臺前幕後都有聾人爲之付出的辛勞。貫穿整部影片的延時鏡頭是聽障學生陳楊的作品,電影裏幾秒而過的日出鏡頭,是陳楊四個凌晨的守候。從日出到日落,從喧譁的街道到寂靜的江邊,陳楊用自己的鏡頭記錄着城市的每時每刻,他說:“看到電影預告片的那一刻,沒有什麼比‘激動’和‘快樂’更好的回答了,雖然現在還沒有找到我想要的攝影工作,卻從《聲邊》中得到了一份迴應。”影片中飾演聽障小孩母親的呂曉燕也是一位聽力障礙者,曾經春晚《千手觀音》的表演者,由於各種原因不得不退出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時,人生的低谷一度讓她迷茫,“《聲邊》電影中母親角色的扮演讓我開始明白溝通是相互的,我也必須學着融入社會去找到自己的準確定位。”首映現場毛昱導演斬釘截鐵的一席話讓人動容,“他們沒有任何不一樣,跟我們都一樣,就是我們身邊的人。”儘管如此,聾人們在生活中仍會遇到不少壁壘,“我們學生在找工作時經常碰壁,不少企業都擔心會提高溝通成本不願意僱傭聾人員工,有的學生在工作中也會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蔣老師告訴記者。“這些學生們需要這個平臺,讓大衆知道,讓大家理解、接納,能夠真正去融合。”指導老師沈雪晴說。如今,僅僅是提高社會對聾人的關注度是不夠的,他們需要的是發自內心被接納、是平等的工作機會和待遇,讓他們可以真正地融入社會。他們,不是一個特殊的羣體,而是我們身邊的人。

“我們丟失了聲音,卻從未丟失過繼續生活的勇氣。”“希望有一天,站在鏡頭前,用自己的生命訴說夢想,請相信,這是你給我的力量。”這是微電影《聲邊》裏的一句臺詞。

和電影製片人的採訪約在餘姚路55號東西南北咖啡館,店裏的服務員都被稱爲“無聲的天使”,“天使”們滿臉洋溢的笑容、歡快的步伐,感染着周邊的每一個人。貼心的小牌子、暖心的佈置、美味的食物,無聲的咖啡館,非常有愛。“無聲的世界,比你想象得更具體”,他們用眼、用心去感受世界,健全人能做的,他們也一樣可以,正如影片中王方來所說,“我們丟失了聲音,卻從未丟失過繼續生活的勇氣。”“天使”們的快樂和活力溫暖着我,我感受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讓我遠離喧囂,內心歸於平靜。其實,接納他們,也是爲感受那一份他們獨有的安靜的美好。
由徐彙區殘聯、徐彙區業餘大學、上海戲劇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聯合制作的微電影《聲邊》,日前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行首映活動。這也是第一部全部由聾人擔任主要角色的主旋律公益電影。影片人物刻畫生動,主題揭示深刻,是一部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主旋律公益電影。
影片《聲邊》以現實生活爲依據,以六個小故事的形式,表現了聾人大學生勇敢面對生活,不屈不饒、自強不息、實現自我價值的精神風貌。影片人物刻畫生動,主題揭示深刻,是一部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主旋律公益電影。
聾人大學生、演員王方來說,因爲是第一次參加電影,覺得拍電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很有興趣的事情。
指導老師沈雪晴說,特別是這些孩子,我覺得他們需要這個平臺,讓大衆知道,讓大家理解,能夠接納,能夠真正去融合,因爲他們就在我們身邊。 
多年來,徐彙區業餘大學認真貫徹了區政府加強殘疾特殊教育的精神,近三十年來通過對高等特殊教育的實踐,爲上海培養了近千名殘障大學生,很多青年殘障人士通過學習培訓得了更高的職業技能,找到了更好的工作,生活水平得到了實質性的的提高。3月6日起,微電影《聲邊》將陸續在各院線和文化單位進行公益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