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館

位置:首頁 > 明星 > 大陸星聞

侯耀華掐周立波 稱他還談不上有自己的風格(圖)

海派清口在上海創造的火爆票房,《中國達人秀》在全國的收視飆升帶來的影響力,讓周立波越來越“紅”。

侯耀華掐周立波 稱他還談不上有自己的風格(圖)

侯耀華和周立波

海派清口在上海創造的火爆票房,《中國達人秀》在全國的收視飆升帶來的影響力,讓周立波越來越“紅”。不過,繼此前有人給他“潑冷水”後,前日來滬錄製東方衛視《笑林盛典》的侯耀華,也給周立波來了個“當頭棒”,直言“周立波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他的成功是可以複製的。”

談收徒:相聲界新人危機意識不足

之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周立波曾表示,對於曲藝界普遍存在的收徒現象有點反感,甚至不無嘲諷地表示:“收徒幹嗎?用來闖禍?”“我很反感有些動不動收徒的滑稽演員。”前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侯耀華坦言,自己對周立波發表的上述言論“不敢苟同”,並直言周立波是“酸葡萄”心理作祟:“在北方,人們把收徒授藝看成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周立波要是不收徒弟,我並不反對,因爲你想收徒弟,還不一定有人想拜你爲師呢。有的人願意收徒弟,你沒有必要去指責別人。”

對於目前相聲界存在的青黃不接,新老演員間嚴重的“斷層”現象,侯耀華認爲不足爲奇:“十個手指頭伸出來還不齊呢。”記者追問,新人上不來是沒有足夠的展示平臺,還是自身的水平不到家,侯耀華表示,師傅“無罪”,問題出在徒弟身上:“有些徒弟,一開始拜師的時候滿腔熱血,學着學着忽然發現,自己沒有能力、毅力學下去了,或者轉到別的行業去也很好,結果就放棄了。作爲師傅,不必他拜了老師不學就得把他掐死。”

談周立波:他還談不上有自己的風格

對於周立波“上海滑稽代言人”的身份,侯耀華卻不以爲然:“周立波還不夠資格,上海有很多在滑稽界很有建樹的演員,周立波只能算是其中的一滴水。”侯耀華還告誡周立波不要在人羣中過於“出挑”:“一滴水要想存活下去,只有融入大海之中,剩他一滴的話,太陽一出來他就幹了。”

對於海派清口,侯耀華也不客氣地表示質疑:“海派清口?誰給他起的名字?我覺得它最多隻能算是獨角戲罷了。”當記者追問侯耀華,對於周立波獨樹一幟的舞臺風格如何看待時,侯耀華繼續“炮轟”:“我覺得他能把自己想說的說出來就已經很不錯了,還談不上自己的風格吧。”對於周立波目前在上海灘所擁有的高人氣和知名度,侯耀華直言,周立波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如果沒有關棟天發現他,給他創造機會和施展的平臺,他這一輩子也出不來,他前半輩子不是一直默默無聞嘛。”

之前在接受採訪時,王汝剛曾經表態,海派清口這三年多來叱吒上海演出市場,並非周立波的個人能力特別突出,而是其營銷模式的成功。對此侯耀華也表示認同,並直言周立波的成功完全可以“複製”:“如果上海早一點讓演員都像周立波這樣演,上海早就出來無數個周立波了。”對於周立波海派清口的前景,侯耀華坦言不容樂觀:“我覺得他很難走下去,他現在靠的是有一個班子爲他準備,一旦這個班子鬧翻了,就走不下去了。”  林豔雯 耿耀

■相關閱讀

侯耀華“砸”郭德綱

不久前,東方衛視錄製節目《勞動最光榮》,侯耀華、韓雪、白雪等人來到現場。侯躍文的***郭德綱如今一直被稱爲傳統相聲的接班人,但是侯耀華對此並不“感冒”:“郭德綱還太年輕!在閱歷和知識層面的積累上都還不夠!”

拿郭德綱做例子,侯耀華表示,“年輕無閱歷”是如今年輕相聲演員的通病,“比如說歷史知識,他們很多都是從相聲中瞭解的,並未對中國的歷史有更多的瞭解。”“郭德綱進步很慢!”對於弟弟的徒弟,侯耀華評價起來一點兒都不客氣,郭德綱一直忙於各種演出和影視劇,他覺得郭德綱應該靜下心來好好充實自己。如今郭德綱相聲的票價賣到了幾百,甚至上千元,對這個現象,侯耀華認爲:“這是個好事,說明相聲值錢了!但是你要問我值不值,我回答你‘不值’,與其花這錢去聽郭德綱講相聲,還不如捐給希望工程。作爲相聲演員,不能只盯着眼前的錢,而是要做好一輩子都給觀衆講相聲的準備!”    小 鍾

■脫口秀

侯耀華真“酸”

侯耀華又一次搏出位了,這次不是弟弟侯躍文的遺產官司,而是他批郭德綱相聲不值那個價,勸周立波不要過於“出挑”。以前輩的身份建議曲藝後輩,侯耀華這次賣弄嘴皮子太不靠譜。同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兒子,繼承大師衣鉢的卻是其弟侯躍文。若論小品,侯躍文和趙麗蓉演的“司馬缸砸缸”倒讓人看一次笑一次,想來想去,對侯耀華的印象就剩下《編輯部的故事》裏的滑頭於德利了。侯耀華現在到底算哪行的?主持界的?難怪有網友說,相聲之所以沒落,跟這些人光說不練很有關係。說些看郭德綱的相聲不如去捐希望工程;周立波談不上自己的風格這樣的酸話,丟的卻是曲藝圈的人;二大爺真是越來越“二”了。周立波的滑稽戲同行、上海曲藝家協會主席王汝剛也說,周立波沒什麼了不起,“我上去我也行”。曲藝界的前輩就這麼氣量狹小,看不得自家人好嗎?

曲藝界要團結,姜昆一直在喊,長久以來維持着拜師收徒的傳統模式,也是爲了大家能夠更抱團,但圈內人的冷漠與“酸葡萄”心理總是冒出來令人心寒。侯耀華又何嘗不是一個典型呢?在侯躍文的葬禮上,他遲遲未現身,最後以一篇悼文挽回同情分,和侄女侯瓚曠日持久的官司,兩敗俱傷地握手言和,侯耀華真是混曲藝圈的“二大爺”!周立波之前在南京的演出很精彩,沒想到一個人真的撐起了爆滿的五臺山場子,據說他江蘇浙江巡演所到各處均很有觀衆緣,可見他在上海一年演100多場還真不是神話。可是,在演藝圈尋常見的“惺惺相惜”在曲藝界卻無法複製。幾個段子吃一輩子,幾乎淡出舞臺,靠老觀衆回憶過日子的前輩們,前浪已經被拍死在沙灘上了,還偏不信市場是硬道理這個邪。人已淡出,但心不淡定。鞠健夫的微博()裏的觀點很給力:這個“侯大師”也太將自己當成太師了,不妨你自己在北京或上海一個人演一場試試?看看你自己有什麼風格?見不得別人成功有市場,這就是中國“大師”的特長,差那麼一點,就永遠成不了太師。放冷箭的總是自己人,這難道不是曲藝界的悲哀嗎?     張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