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館

位置:首頁 > 生活 > 經驗

靖江王府的歷史由來 靖江王府的來歷

經驗1.54W
靖江王府的歷史由來 靖江王府的來歷

1、在明代,明太祖朱元璋爲了鞏固朱明王朝的一統天下,實行“列土封王”,把桂林作爲首選的10個藩封重鎮之一。1370年,朱元璋將長兄南昌王朱興隆之孫、侄子大都督朱文正之子朱守謙分封於桂林,稱“靖江王”。

2、相傳,朱守謙幼年被封爲王,與他的父親、曾被朱元璋譽爲“天下第五名將”的朱文正關係極大。朱文正曾因誓死堅守洪都,取得了洪都保衛戰的最終勝利,改變了元末的整個局勢,並決定了朱元璋的霸王事業。

3、1372年,還在南京的靖江王府派出長史趙壎一干人來到桂林,踏勘風水,尋找吉壤。他們發現,元順帝的潛邸萬壽殿內的獨秀峯,平地拔起,衆山環繞,孤峯獨秀,爲我獨尊,頗有天然的王者氣勢。他們很快就商議選定了在獨秀峯南麓的萬壽殿遺址基礎上建造靖江王府府邸。

4、當年11月,15歲的靖江王朱守謙手捧明太祖朱元璋的詔令和祖父的主神位牌,來到桂林就藩,成爲桂林靖江王府的第一位藩王。

5、靖江王府在1372年破土動工,至1376年竣工,是最早建成的明朝王府。就在當年,靖江王府還在龍騰虎踞的東郊堯山西南麓開闢王陵。

6、靖江王府之所以最早建成,部分原因是其規模小於其他正支親王府,少了承運殿後面的圓殿和存心殿及其附屬建築,城垣也相對矮小一些,但是其餘的宮殿建築和宗廟、社稷與正支親王府是一樣的,這正體現了靖江王的旁支親王地位。

7、1393年時,明太祖朱元璋又命重修靖江王府,重修的原因並不是宮殿破舊了,而是要改變其規格。這次重修,是靖江王府建設歷史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除城垣、四門城樓和宗廟社稷未改建外,其餘宮殿、諸衙門俱重起造。

8、當年6月,朱元璋命令廣西都指揮同知徐溥、工部主事戈祐韓以及宦官毛知理等主持擴建靖江王府,“其宮殿諸衙門俱重起造,煥然一新”。稍後又修整了城牆。比北京故宮早30多年,酷似南京明內宮的靖江王府。

9、當時,在獨秀峯西麓,有著名的天然洞穴,原名“西巖”,是靖江王拜仙修煉之處,供奉着玄武帝及六十甲子保護神像,其中六十甲子保護神像摩崖石刻是國內唯一。相傳,後來因爲靖江王在巖中發現“太平通寶”銅錢一枚,以爲祥瑞之兆,更名爲“太平巖”。

10、六十甲子保護神,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60個“太歲”。據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太歲”,而本命年通常容易“犯太歲”。因而,民間流傳有本命年拜自己太歲的習俗,而且還有手勢和程序上的講究。

11、據明代宣德年間版本《桂林郡志》所繪的王府圖來看,重修後的靖江王府宮殿建築均爲單檐,而未重修的四門城樓均爲重檐。顯而易見重修的靖江王府的規格比初建時有所降低。

12、明太祖雖然降低了靖江王府的規格,但卻又特許其小院宮室任從起蓋,不算犯分,而這種特許其他王府是沒有的。

13、後來,靖江王府經過了建文、永樂二朝削藩的沉淪,但在永樂時代,靖江王仍然享受“祿視郡王、官屬親王之半”的待遇,但冊、印均“制如郡王”。到宣德時期,靖江王的境遇有所好轉。

14、到正統時基本上恢復了旁支親王的名分,朝廷按親王府例爲靖江王設置官屬、護衛,按親王禮儀冊封襲爵者,在例行賞賜親王時也算上了靖江王。於是靖江王開始援用明太祖的特許在府中興建小院宮室。

15、到明代萬曆年間,靖江王府在獨秀峯上修建了一座鎮守龍脈的聖廟,名爲“玄武閣”。因左側露天供奉有極其罕見的天然龜蛇合形玄武像,加上右側石壁上天然生成有一個“壽”字,玄武閣理所當然成爲方圓千里諸法場之首。

16、此後,玄武閣因歷代靖江王在此祈求風調雨順,王位永固,長命百歲,而被靖江王府列爲皇家禁地,就是後來的清朝時期也只有極少數政界名流、文壇泰斗有幸登臨此處。

17、作爲一個藩王的王府,其地位低於皇帝,但又高於一般臣民和大臣們,所以明代靖江王府發展到萬曆年間時,經數代修繕與擴建,其王府規模已經非常宏大,四周以巨石砌城垣,方正莊嚴,在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所以又稱“靖江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