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館

位置:首頁 > 生活 > 經驗

印度種姓制度 印度種姓制度的簡介

經驗1.67W
印度種姓制度 印度種姓制度的簡介

1、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爲基礎的社會體系,其中以印度最爲嚴重。又稱賤籍制度。

2、印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曆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爲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一張根據《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繪的瓦爾那等級: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於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並且種姓制度下的各等級世代相襲。

3、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衆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4、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衆,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5、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佈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6、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爲低賤的職業。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爲雜種姓。

標籤:種姓 印度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