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館

位置:首頁 > 電影 > 華語片場

《建黨偉業》80後編劇董哲:我是玩歷史的票友

”本版編輯 翟劍 整理  從《建國大業》到《建黨偉業》,80後的編劇董哲一開始就站在了一個另人豔羨的高起點上。媒體:通過《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觀衆也許會以爲你是一個歷史專家。

《建黨偉業》80後編劇董哲:我是玩歷史的票友

董哲

從網絡寫手到著名編劇,《建黨偉業》80後編劇董哲接受本報專訪———

2009年9月18日,在《建國大業》的研討會上,韓三平忽然向在場所有專家和媒體隆重介紹了一個年輕人:“這個小夥子是個中共黨史發燒友!”他就是董哲。

2004年前後,還是網絡寫手的董哲寫了一部網絡小說《漢風》,導演米家山發現後將其下載下來拿給了韓三平。韓三平把小說全部看完後,他幾乎不太相信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娃娃”可以寫出這麼大格局的東西,於是把董哲找了出來。正是這個“發燒友”的加盟,才讓《建國大業》有了王寶強和葛優誤將北平城當作地主大院、蔣經國赴滬“打老虎”的精彩段落。韓三平感嘆說:“沒想到這個80後,比我們這些人還懂歷史!”本版編輯 翟劍 整理

從《建國大業》到《建黨偉業》,80後的編劇董哲一開始就站在了一個另人豔羨的高起點上。

然而,當記者問起他關於創作《建黨偉業》的始末時,他卻謙虛地表示:“我只是個玩歷史的票友。”

關於劇本創作:“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媒體:《建黨偉業》的前半部,歷史事件進行的節奏非常快,會不會因爲要表達的東西太多而使得這一段看起來有點兒像流水賬?

董哲:在寫作這個劇本之前,我先羅列了大量歷史事件的提綱。從1900年“庚子國變”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中間大大小小的事件都拉了一個清單。後來產生了幾種方案,但每一種方案都會擔心邏輯上出現不完整,畢竟影片不是純粹爲了表現當時全國57個黨員、13個代表如何建立起來的,而是要表達爲什麼在中國會出現中國共產黨?這是歷史的諸多因素堆砌到一個點上的時候社會結構出現的化學變化。我們最終確定以辛亥革命做起點,以中共建立做落點,這期間還有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

媒體:劇本創作階段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董哲:影片結構困擾了我很長時間。劇本進入討論階段時,韓總提出要做“三段式”:第一段描述辛亥革命後國家混亂的狀態,包括思想上的混亂;第二段是當時的仁人志士信奉的政治原則和理念以及他們做出的努力,這一時期什麼樣的政治流派、思想都有,出現了激烈的碰撞和交鋒;第三段主要表現五四運動之後,共產黨先驅們所做的努力。這個“三段式”的結構,也讓影片的線索顯得更加明晰。

媒體:作爲一個在商業市場上運作的影片,光有教科書似的歷史事件堆砌也是不夠的吧?

董哲:我儘量按照“大事不虛,小事不拘”進行劇本寫作。比如五四運動時的某一天,李大釗上街了,陳獨秀沒上街。李大釗上街演講了沒有?說了哪些話?我們可以進行藝術創作,這個過程中也會有所取捨,不是擺在面前所有的菜都要夾到自己碗裏。

關於影片細節:“年代戲必須講究細節”

媒體:電影裏有一些場面很振奮人心,你覺得創作得最爲精彩的是哪些片段?

董哲:五四運動這一段非常精彩,全景式展現了五四運動的起因、經過、結果,從語言、行爲、動作描畫等方面基本還原了當時五四青年的狀態,可以說是全片最大的g.c點。棉花坡戰鬥也很精彩,雖然戰鬥很小,只有旅級,但這場戰鬥的直接影響是,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不久後黯然死去。這裏面朱德的形象也跟以往影視劇中的完全不一樣。我們不能去爲歷史人物重新定位,沒有這種狂妄的想法,不管他是傳統意義上的好人還是壞人。我們要做的是儘可能尋找他們的內心邏輯,是非評判由觀衆自己決定。

媒體:當初韓三平請你來做編劇,是想以一個年輕人的視角來構造這個故事嗎?

董哲:我的關注點和興奮點和年長的人可能不一樣,有年輕人的元素在裏面。其實那個年代的人也追星,只不過我們追的是劉德華,他們追的是思想先鋒,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他們纔是當時年輕人的偶像。韓三平很關注年輕人的想法,會考慮年輕觀衆的接受程度和感受,還有就是他不喜歡把事情做小,不會糾結於某個點,而是很明確地去做。比如在對故事的處理上,他就要求故事不是去描述這個黨如何躲着特務,怎麼開會,因爲一大會議本身很小,但它的重要性在於對後來歷史的影響。需要關注的是之前的整個積累和變革,還有它對後來的深遠影響。

媒體:通過《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觀衆也許會以爲你是一個歷史專家。

董哲:我頂多能算玩歷史的“票友”,對很多東西只是表面化的瞭解,關注的角度比較多,所以在拍攝現場也會對服裝、化妝、道具等提一些建議。

媒體:拍攝中有哪些東西是你不能容忍的?

董哲:比如以往作品中表現過的宋希濂(抗日名將,中國國民黨著名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十四兵團司令),出來的時候掛着上將軍銜,但他一輩子都沒做過上將。這種常識性錯誤會降低影片的品質。年代戲必須講究這些細節。有一次我看到外景中的一輛洋車,車上的銘牌是“北平”,但當時應該是“北京”,我就簡單跟工作人員提了下,第二天早上開拍的時候,所有的銘牌都換掉了。本報記者 關舒柳

《建黨偉業》

故事簡介

1911年冬,孫中山從海外歸來,翌年1月1日就任臨時大總統。與此同時,毛澤東參加了光復新軍。

很快,袁世凱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從孫文手中取得了大元帥身份,北洋民國政府成立;同年10月,國民黨成立。

1915年,袁世凱自封爲中華帝國皇帝,自此走上了不歸路;孫中山與蔡鍔成立護國軍,出師討袁,很快,袁世凱便在舉國聲討中黯然死去。

之後,隨着張勳復辟的失敗,中國進入了軍閥割據的混戰局面。此時,毛澤東、李大釗、周恩來等人雖身處不同地方,但都在思索尋求救國救亡之路,命運的相會即將到來。

1919年夏,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3月,陳獨秀、李大釗、蔡和森等人彼此來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無產階級的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