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館

位置:首頁 > 電影 > 華語片場

《辛亥革命》本月底在津開機(圖)

去年,一部電視劇《解放》讓天津影視在業內業外都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如果說我拍戲拍了三十年,那麼這三十年都是爲了這個戲在練功,因爲我覺得這部劇中的孫中山是最完整的。

《辛亥革命》本月底在津開機(圖)

《辛亥革命》主創

去年,一部電視劇《解放》讓天津影視在業內業外都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解放》不僅屢獲國內影視專業大獎,更是以其龐大的歷史架構和史詩般的敘事方法獲得了觀衆的一致稱讚。令人期待的是,繼《解放》之後,由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和天津電視臺聯合出品的又一部力作《辛亥革命》,即將於本月底在天津開機拍攝。昨日,大型史詩電視劇《辛亥革命》首次媒體發佈會在北京舉行,該劇由唐國強擔任總導演,王朝柱任編劇,並集合了馬少驊、張秋歌、趙立新、劉勁、於榮光、潘雨辰等優秀國內演員,陣容堪稱豪華。而在採訪中,導演唐國強則表示這將是國內第一部以“辛亥革命”中的孫中山爲敘事主角的電視劇。

記者從昨日在北京舉行的《辛亥革命》媒體發佈會上了解到,天津市委宣傳部從2008年開始策劃電視連續劇《辛亥革命》,並於2009年上半年開始組織劇本創作,劇本得到了中宣部、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的一致肯定。

在創作完成的劇本交付審查並通過後,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的許多專家稱,這是迄今爲止最全面、最準確表現辛亥革命的一部電視劇作品,也是一部讓廣大觀衆最形象、最完整、最清楚瞭解辛亥革命的文藝作品。

電視劇《辛亥革命》是繼《解放》之後,天津策劃拍攝的又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同時也是今明兩年天津文藝創作最大、最重要的作品,本市已經將《辛亥革命》的拍攝製作列爲全市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攻堅戰的重點劇目之一。

爲此,天津市委宣傳部對此高度重視,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肖懷遠也是繼《解放》之後再次擔任總策劃,並表示單從劇本來看,電視劇《辛亥革命》就有着一種史詩品格,準確把握辛亥革命的同時可以稱之爲一本歷史教科書。

導演唐國強

編劇王朝柱

打造全景“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編劇王朝柱在接受採訪中表示,他爲了寫《辛亥革命》讀了百餘冊關於中國近代史的書籍,並進行深入研究,曾前往南京、上海、香港、澳門等地實地採風。

在王朝柱看來,寫歷史就要尊重歷史,但要以藝術的手段來詮釋歷史,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寫那些壯美的史實,以歷史作爲載體打通過去和未來,這樣才能擁有廣泛的觀衆。“《辛亥革命》是一部史詩品格的正劇,我必須採用詩化的藝術手段去寫史的品格。要寫《辛亥革命》,就要寫出歷史的大勢。只有將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寫到極致,辛亥革命的爆發才更有力量。推翻清政府的統治,結束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共和政體,這是歷史的選擇,是歷史走勢。”王朝柱說道。

作爲《辛亥革命》總導演的唐國強則坦言:“明星、票房都不是我們所要考慮的問題,首先這部戲是嚴謹的,注重的是演員的能力和駕馭角色的領悟力,所以《辛亥革命》不是一部依靠明星來博收視率的電視劇,但是他拍出來後卻一定會是一部精品。”

主演馬少驊

拍了三十年戲

都是在爲這次練功

《辛亥革命》中的孫中山不光是革命的先驅,還是一個英雄。對於孫中山,我一直將他擺在很高的位置,有人說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用一個物件把全球的華人統一在一起,但是孫中山做到了,只有他,依靠一件中山裝團結了全球華人。所以對於這樣一個人,《辛亥革命》沒有把他過分拔高,而把握好了一個度,他既是很真實的人,又不是一般的人。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劇中細節描寫到了他能捨棄所有的財產去買槍,如果放在現在,誰能將自己好不容易掙來的錢都爲國家獻出來?很多人不能,這就是差距。那麼,孫中山是如何做到的?《辛亥革命》中對這些細節都有所體現。

另外一點,《辛亥革命》的劇本寫得很不錯。這個劇本很難寫,因爲當時很多事情都發生在國內,但第一線都沒有孫中山出現,他在國外要籌錢,籌了一次,還有第二次,第三次,那對方就不會給他錢了。怎麼表現這點,劇本寫出來了,所以《辛亥革命》很值得期待。

如果說我拍戲拍了三十年,那麼這三十年都是爲了這個戲在練功,因爲我覺得這部劇中的孫中山是最完整的。

主創團隊訪談

藝術顧問李準

五大特點讓《辛亥革命》成爲經典

第一,這是我國影視作品中第一次完整、形象地再現辛亥革命的作品。之前我國的影視作品中表現辛亥革命的作品至少有十幾部,但是還沒有一部專門、系統、真實地再現一百年前那段歷史風雲的影視作品。這次天津市委宣傳部和天津廣電集團以及王朝柱老師寫的《辛亥革命》這個劇本,它不僅篇幅達到了40多集的容量,在中國也是第一部正面、完整、非常真實地表現辛亥革命歷史風雲的一部電視劇。它是從1905年七年級直寫到1916年末袁世凱皇帝夢的破產,揭示了誰復辟都要遭到失敗的革命真諦,總共寫了11年的歷史,完整性和真實性是以前沒有任何人達到過的。

第二,這部劇它站在有史料和歷史真實的基礎上還有對藝術真實的處理,應該說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劇中涉及幾百人,幾乎沒有虛構的人物,即使有幾個虛構的人物也都是很次要的。這個戲的重要歷史人物就有100個左右,當時中國的精英人物都悉數登場。我們再來打量這個劇本,它裏面有大量的臺詞是加單引號的,當然拍的時候會做一些口語化的處理。可以說劇本中的臺詞都是從文獻中引用來的,所有的重大事件還有歷史臺詞都有歷史文獻的參考依據,它的歷史真實性是無可比擬的。只有一些小的地方,或是次要人物有一些合併,這在每一集的後面都有所說明。所以說這部電視劇中歷史含量非常高,政治的,文化的,經濟的,軍事的,外交的,包括民俗的,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的民俗的東西也包含的非常多。這部劇中所包含的歷史含量以及歷史文化底蘊是以前反映辛亥革命的作品中都沒有的。

第三,就是它的史詩題材,全景式展現了辛亥革命的歷史風雲,大開大合。這部戲以孫中山作爲第一主人公,跟辛亥革命有關的一切重大歷史事件都表現出來了。而所謂的史詩題材,它不僅關乎着國家和民族的命運,還必須有英雄氣質,比如這部戲中的孫中山、黃興等人身上就集中體現了這種英雄氣質。此外,史詩題材它有美學意義上的悲劇性,就像這部劇它的結尾體現的不是失望而是一種無私的獻身精神,雖然形式上孫中山將大總統的位置讓給袁世凱了,但是在精神上是孫中山勝利了,他推翻了帝制,讓位之後袁世凱的復辟無疾而終。《辛亥革命》這個劇有着美學意義上的悲劇性,真正符合一個史詩題材的特性。

第四,這個劇是迄今爲止最長的以孫中山爲第一主人公的歷史題材作品。孫中山是中國革命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1894年後開始的大部分起義都是在孫中山的組織和領導下產生的,這個戲就寫了孫中山與辛亥革命與所有起義的關係以及內在聯繫。舉例來說,雖然第一集中孫中山沒出場,但是整個劇情是當時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到了最g.c,呼喚中國有一個領袖站出來把所有的仁人志士集合在一起。呼喚誰?呼喚的就是孫中山。劇中所有的敘事都是這樣,雖然這個劇本第一集、第十二集、第二十五集孫中山沒有出場,但這三集中都是有孫中山的靈魂的。這個劇本40多集,都是圍繞孫中山來寫,這個非常困難,所以說孫中山形象的完整性以及他性格的豐富多彩,和他在整個中國革命中起的作用,在《辛亥革命》之前的影視作品中是沒有的。

最後一點,就是這個戲對這段歷史的揭示以及給下一代的啓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揭示了辛亥革命讓推翻帝制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後任何一個企圖當皇帝的封建思想都是短命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只有推翻帝制才能救中國這個命題。記者 張少宣 發自北京 攝影 姚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