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館

位置:首頁 > 生活 > 經驗

有關小年習俗的散文過小年 有關小年習俗的散文過小年怎麼寫

經驗2.89W
有關小年習俗的散文過小年 有關小年習俗的散文過小年怎麼寫

1、臘月二十三這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小年。從小年這一天開始,就算是在過年了。學生們放假了,遠鄉的人們都已經準備啓程回家。小年到,己亥豬年就剩下最後七天,春節近了。

2、小年到時,氣溫低下,城市的高樓也感覺到了寒意,白天稍顯暖和,到了夜晚寒氣逼人。過小年,在父母那輩中,還是挺重視的,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少有過小年的意識,大多忙碌在自己的事業中。

3、小年的清晨,天還是不明亮的。路上的車燈閃爍,城市的霓虹燈依然亮着。街道上行人不多,空氣中有薄涼,空調還是開着,棉衣棉服包裹着寒冬。現代的人們,工作繁忙,越來越淡化節日的氣氛。

4、翻看了手邊一本《民俗文化》,上面對小年的標題是:臘月二十三,歡喜過小年。小年應該是歡喜的,因爲到了小年,就開始爲大年過準備了。上面記錄着古時的風俗:“小年祭竈,小年掃塵,小年吃竈糖。”

5、有人在清晨發來信息:“歲月匆匆又一年,小年一到春節近;打掃屋子貼窗花,喜迎財神快進門,大事小事煩心事,統統拋到九霄外,趁着小年送祝福,願你整年樂開懷。”微信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熟悉的,陌生的,一個微信,就彷彿成了熟人,美好的祝福隨時能夠到達。

6、晨霧起,小年正式拉開序幕。和平常一樣,沒有多大區別。也許是城市生活久了,獨門獨戶的日子,少了一些節日的氣氛。我還是能夠尋找到節日的喜慶,人們涼臺上掛着的香腸,臘肉,臘魚,正喜氣洋洋地等待着春節的到來。看似平靜的生活,其實蘊育着無盡的喜樂。

7、鄉鎮上,小年的節日氣氛濃郁,對聯,燈籠沿路都有,貼窗花的習俗,在鄉下依舊還在。用紅色的紙張剪出的喜慶,貼在透明的窗戶上,既給了自己一份好心情,也送給了路過的人一份祝福。中國人的智慧,藏在生活的每個角落。

8、小年,當然是喜樂的。學校開了表彰大會,有幸得到一枚獎狀,還有兩個帶着喜氣的紅包。由衷地開心,並不是在於紅包的大小,獎金的多少,而是它所具有的意義。工作被認可,是一件樂事。孩子們的笑臉與親密,在眼前晃動。熱愛一份工作,才能夠做好。

9、小年這天,臘梅花開得滿樹都是。我想起了《聊齋志異》中的狐仙們,穿過臘梅滿園的亭臺樓榭,與自己心儀的書生相遇。路邊的臘梅,正像是舞着長袖的女子,翩翩而來。現代人對那些精靈剔透的女子,還喚着“妖精”。一枝臘梅,在小年夜,不知道會潛入誰的夢鄉。

10、說起這些民間流傳的故事,不得不說說竈王爺的事。既然是過小年,祭拜竈王爺是必不可少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竈日,又稱“小年”。傳說竈王爺原爲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竈鍋底下燒死了。

11、玉帝知道後,認爲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爲竈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竈底。老百姓覺得竈王一定要敬重,因爲他要上天彙報。於是,漢族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竈“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12、隨着時代的變遷,到了現在,人們就用信息來祝福人間的吉祥與平安。還有一個風俗,“掃塵”,這個風俗是一直在沿用的。在年前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迎接新年。拆下窗簾清洗,廚房廁所更是做衛生的重地。想起了給孩子們講的《陳藩掃屋》的典故,“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也就是說,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做成一番大事業。

13、小年到了,年味漸濃。返鄉的人們踏上了歸程,春運開始。中國人最重視親情,趕回家過年,陪陪老人,纔算是這一年過得圓滿。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啊,其實也是父母心中最大的掛念。

14、還有的地方,有沐浴剃頭的風俗。“有錢沒錢,剃頭過年。”婦女們愛美,整理頭髮,燙,染,剪,齊用上。男人們也會去理髮修面,都是爲了過年時,給家人一個整潔乾淨的形象。店鋪對面的理髮店,川流不息的人,推門關門,服務員熱情地迎來送往。

15、小年時,一家人熱乎乎地吃一頓餃子,然後擁書夜讀,也是一件美事。古人的詩句中,留下了許多關於小年書的句子。陸游在三首詩中寫下:“紅燭悔從長夜飲,青燈喜對小年書。”“小甕漫營秋社酒,斷編閒理小年書。”“故人慾盡誰與娛?獨坐默誦小年書。”三首詩中,在三種心境下,度過的三個小年夜。

16、落筆之時,小年八點的太陽,來到了人間。這個小年註定是不寒冷的,我也準備着去置辦些年貨,然後把家裏打掃乾淨,有時間的話再去把頭髮整理一下。小年夜,最好能去球場運動一下,然後回家讀幾頁閒書。身心舒爽,纔是一生的所求。

17、小年,你我皆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