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館

位置:首頁 > 生活 > 經驗

航空業是如何發展的 瞭解航空業發展過程

經驗1.56W
航空業是如何發展的 瞭解航空業發展過程

1、1949年新中國建立之初,別說是飛機制造業,基本上所有的重型裝備製造業都處於“一窮二白”的狀態,但是,很快,隨着“一五”、“二五”計劃的實施,新中國終於逐步實現了自己製造飛機的夢想。在跨入21世紀以後,中國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技術能力也有了空前提高,中國成爲航空大國、航空強國的步伐越來越快。

2、初教-5教練機,是我國第一種自行製造的初級教練機,原型爲蘇聯雅克-18教練機。雅克-18是由前蘇聯雅克福列夫設計局於1946年設計生產的雙座初級教練機。1951年,中共中央批准國有航空工業爭取在3~5年內,從修理起步,逐步過渡到仿製蘇聯教練機和殲擊機。

3、1951年4月23日,國家航空局決定在南昌建立飛機制造廠。5月13日第一批建設者到達南昌,在國民黨政府與意大利1934年合建的“國民黨第二飛機制造廠和航空研究院”的舊址上開始了工作。當時只有一條1500米的碎石跑道,1座廠房,7座舊機棚,30多臺舊機牀。經過第一代建設者的奮鬥,建廠僅僅148天就開始修理從朝鮮戰場上轉下來的飛機。當年年底,南昌飛機制造廠已修理雅克-18型飛機38架。

4、1954年4月1日國家航空工業局批准南昌飛機制造廠提前成批生產雅克-18。1954年7月,南昌廠仿製成功首架雅克-18教練機,命名爲初教-5。1954年7月3日下午5時15分,初教-5首飛成功。與之配套的株洲航空發動機製造廠也正式成立。儘管現在看來初教-5老得掉牙,但它卻是我國批量製造飛機和航空發動機的開端,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初教-5飛機在當年就生產了10架,次年交付部隊60架,到1958年共生產了379架。

5、該機機身由合金鋼管焊接成骨架,呈構架式機身骨架。機身前段及發動機整流罩爲鋁合金蒙皮。機身後半段由布質蒙皮覆蓋。機翼由梯形外翼和矩形中翼組成。中翼爲全金屬結構,由兩根大梁、八根翼肋等組成,中翼中裝有兩個容量75升的油箱。中翼與機身框架連接。外翼與尾翼的前緣、樑、翼肋等用鋁合金製作;布質蒙皮。發動機選用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的M-11FP5缸氣冷式活塞發動機。後三點式起落架,主輪半埋狀收入中翼,尾輪固定不可收。縱列式密封座艙具有良好的視野。機上裝有無線電收報機和機內通話設備。

6、中國1990年用於通用航空的飛機總共才約400架,主要機種是運5型飛機。而現在,中國已經成爲世界上的航空大國之一,擁有強大的航空運輸機羣。隨着我國大飛機項目的實現,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製造的大型客機一定會翱翔在全球五洲四海的藍天之上。

7、新中國早期的機種,以蘇制飛機爲主,小型機以運5、中型支線客機以伊爾12和伊爾14爲主,20世紀中後期,則以安26等爲主。在這一時期,我國借鑑進口飛機,在進口飛機基礎上,根據我國航空飛行的特點,研製出了運7、運8、運10、運11以及運12等一些客機,爲我國發展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新型飛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8、我國通過與外國飛機制造廠商的合作,生產製造了很多波音系列、空客系列飛機的部件,如我國參與了MD-82、波音、空客飛機等許多客機合作生產項目,這些產品以優良的品質保障了飛機的安全飛行,爲中國的航空製造業贏得了榮譽。

9、在中國航空史上,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兩個翅膀”的小型多用途飛機運—5了,這種以蘇制安-2型飛機爲原型生產製造的小型飛機,可以擔任短途客機、運輸機、農業飛機、傘兵空降訓練機和醫療救護機等,以其優良的安全性、對機場場地的適應性和良好的飛行操縱性能受到了普遍的讚賞。

10、蘇制伊爾-12和伊爾-14曾經是我國國內航線的主力機種。現在,這些當年的“空中雄鷹”基本上都靜靜地待在航空博物館等裏面,接待遊客的參觀。

11、在20世紀60~70年代,我國民航的大型主力機種之一是蘇制的四發動機的伊爾-18型客機,周恩來總理等中國領導人,就是乘坐這種飛機出國訪問的。現在,伊爾-18型客機也早已退出了航空歷史舞臺,成爲人們回顧航空發展史的標本。在北京昌平的航空博物館裏,就保存着伊爾-18型客機,經常吸引一些曾經在電影上面看見過它空中英姿的人的目光。

標籤:航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