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館

位置:首頁 > 生活 > 經驗

名人故事 有哪些關於名人的小故事

經驗1.78W
名人故事 有哪些關於名人的小故事

1、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2、華盛頓的誠信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頓教訓。 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同樣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克林頓也因爲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 —個因誠實而受到愛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污點。

3、岳飛習射

岳飛家庭貧困,忠厚沉穩,很少說話,但是他天資聰穎,能夠很清楚的記住很多書,以及書中的解釋。他特別喜歡孫吳的兵法,常常背誦這本書一直到天亮都不肯睡覺。岳飛的記憶力也是非常好的,很多東西他常常只看過一遍就能夠記得很清楚。良好的記憶力使得他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爲他以後行軍打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相傳岳飛年少時就力氣過人,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可以引發一千斤左右的腰弩,年少的優越條件使得岳飛更容易練習箭術,他有一位同鄉名叫周同。周同在見到岳飛時,周同能三箭齊發射中靶子,而岳飛則一箭拉開穿透了靶子。這讓周同分外高興,於是將自己最喜歡的弓箭送給了周同。這樣岳飛就更加積極的練習,最終得到了周同的全部箭術。所以說岳飛的箭術是非常高超的。岳飛的習射是他人生成功的一部分,習射的學習鍛煉出了他的頭腦和他的眼睛,讓他能夠在複雜的戰役中找到最關鍵的突破點,一擊即中,從而最終贏得戰役的勝利。岳飛習射成就了岳飛一生的榮耀,他的奮鬥也是值得後人所學習的。

4、屈原洞中苦讀

屈原出身楚國沒落貴族家庭,雖然家境不比鼎盛時期,但也衣食無憂生活優渥。家中長輩滿腹經綸,對屈原的家庭教育很是重視。屈原深知自己身上流淌着楚國王室血脈,從小對待自己的要求也非常嚴格。離他們家不遠處有一座山,山中環境空幽寂靜,除了獵戶到此打獵,平時裏鮮有人跡。屈原在家中讀書,冬日裏火盆燒的很旺盛,屋子裏非常暖和,不一會兒屈原就感覺昏昏欲睡。他想起古籍中記載讀書人吃苦學習的故事,便想到去家後面的山洞裏讀書,這樣既能鍛鍊自己的心智,還能不打盹把書讀下去。他把想法告訴家裏人後,遭到了家裏人的一致反對。但是屈原不顧家人阻攔,帶着書本隻身來到山裏,找了一處背風的山洞,開始讀書。山中氣溫本來就低,洞中更是寒冷潮溼,沒過多久就把屈原的手腳凍腫了。他起身跺跺腳搓搓手待身體暖和過來就又開始坐在地上讀書。家人看到屈原這麼小就能吃苦也就不再阻攔了。屈原在山洞裏堅持了三年,終於把《詩經》讀懂讀透了。這也爲後來他開創楚辭奠定了堅實的文學基礎。

5、孟母三遷

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遊戲。母親認爲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遊戲。孟母認爲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着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爲這纔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裏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

標籤: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