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館

位置:首頁 > 生活 > 經驗

重陽節別稱有哪些 重陽節別稱具體有哪些

經驗6.97K
重陽節別稱有哪些 重陽節別稱具體有哪些

1、登高節

重陽節登高,一般認爲始於東漢。據《續齊諧記》記載,東漢年間,汝南人桓景跟隨易學大師費長房遊學多年。有一天,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日這天,你家將有大禍臨頭,你必須立即回家,叫家人用茱萸系在臂上,舉家登高。果然,九月九日這天,桓景家的家畜全部瘟死,而桓景家人聽師言而得幸免。

從此以後,每年到了重陽節前夕,靠近山嶺的人家爲免遭天禍,便紛紛登山避邪。而居住在平原的百姓,由於無山可登,就在重陽這天,在自制的米粉糕上插上一面彩色三角旗,用“吃糕”代替“登高”,用三角旗代替“茱萸”,以示登高避邪之意。久而久之,重陽登高的習俗便沿襲下來。

2、老人節

《易經》中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爲“重九”。漢中葉以後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爲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爲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

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定爲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3、茱萸節

據古籍記載,茱萸歷代都被作爲祭祀、佩飾、藥用、辟邪的物品。早在周代,茱萸就由於被視爲神物而被當作祭祀不可或缺的珍果之一;在漢代,人們逐漸地認識到茱萸的多種藥物用途而開始培育、栽植茱萸;唐代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將茱萸佩戴於臂上,或做成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或插在頭上,用來祛邪辟惡。因此,人們對它格外鍾愛,以致形成了饒有風味的茱萸風俗,就是在重陽節這天,登高暢遊,插茱萸枝,佩茱萸囊,飲茱萸酒,吟茱萸詩,極盡歡娛之樂。久而久之,相沿成習。所以古人又把九月九日重陽節稱爲登高節、茱萸節、茱萸會。

4、菊花節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標籤:重陽節 別稱